3名普通職員相互勾結,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先后挪用公款2.4億余元用于炒股、買彩票。
小職員為何能“搬”動2億?這一案件不僅震驚了金融界,也為大型企業財務監管敲響了警鐘。
2008年春節剛過,一封讓人震驚的舉報信,擺在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檢察院有關負責人的案頭:某銀行烏魯木齊友好路支行營業室公存柜員劉義玲,勾結新疆有色集團公司出納于海泉挪用公款500萬元。
接到舉報后,偵查員立即展開行動。然而,調查結果卻出乎意料———公司賬目正常,沒有發現任何疑點。
如果財務賬上沒問題,公款還能從哪些渠道挪用呢?帶著這個問題,偵查員又趕到了友好路支行,試圖了解有色集團銀行賬戶的資金運行狀況。隨著賬目核查不斷深入,真相開始慢慢浮出水面:僅2006年,有色集團出納于海泉與劉義玲內外勾結,就挪用公款1.4億元。
“此案堪稱新疆涉案金額最大的一起挪用公款案,而且作案手法很隱蔽!倍嗄陱氖麓驌袈殑辗缸锕ぷ鞯纳骋腊涂藚^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文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嘆道。
案情重大,沙依巴克區檢察院決定立案偵查。但此時出現了意外———該案的“主角”劉義玲失蹤了。一時間,偵查工作陷入僵局。
原來,早在2007年4月18日,某銀行烏魯木齊團結路支行查賬時,就發現從友好路支行換崗到此的劉義玲私自挪用了137.65萬元的銀聯資金為自己還債,雖然劉義玲在被銀行發現當日就將挪用資金歸還了,但銀行還是對其做出了開除公職的決定。之后,劉義玲便下落不明。
無奈之下,偵查人員只得將案件的突破口放在了有色集團出納于海泉身上。
2008年3月13日,于海泉被傳喚到沙依巴克區檢察院接受調查。傳喚當天,由于于海泉拒不配合,案件的偵破工作再次進入了“死胡同”。
就在此時,兩名特殊訪客的到來給案件的偵破帶來了轉機。這兩名訪客正是劉義玲夫婦。
在丈夫的陪同下自首的劉義玲,如實供述了自己與于海泉合伙挪用有色集團公款1.753億元犯罪事實,同時還向檢察機關檢舉揭發了于海泉挪用公款6000余萬元的事實。
2006年1月的一天,49歲的于海泉來到銀行,悄悄把劉義玲從柜臺叫出來,拉到一個僻靜的地方,說要“商量一件正經事”。
“他和我說,有色集團經常會有大筆暫緩不用的閑置資金存放在銀行,這樣放著也挺浪費的,還不如將錢轉成定期存款,吃差額利息。之后悄悄將挪用的資金及時還上就行,利潤不僅可觀而且很保險。”據劉義玲交待說,于海泉每挪用一筆公款,她都要偷偷為其提供一份假對賬單,以便于海泉"做平"公司賬面出入,應付查賬。“同時,我還得再打一份真正的業務對賬單,留著銀行做賬用!
2006年1月9日,于海泉從公司的賬戶上挪用1000萬元,私自以有色集團的名義辦理通知存款。同年4月11日銷戶,1000萬元本金及4.14萬元利息,轉進公司的賬戶。隨后,于海泉再次挪用公司公款3000萬元辦理了通知存款。
2006年4月14日,他又分兩筆將公司賬戶上的4000萬元,以有色集團的名義辦理通知存款。他肆無忌憚地挪用公款從中吃利息,而且胃口愈來愈大,從2006年1月至8月,于海泉先后18次挪用公司公款1.753億元。
而劉義玲則先后10次將轉入有色集團賬戶上的41.7392萬元存款利息,全部轉進于海泉的個人賬戶。
用企業的“活錢”圓自己的發財夢,在這種“零成本”的發財計劃屢屢得逞之后,貪得無厭的于海泉并沒有滿足,為了讓40萬元利息再創“利潤”,他拜托在上海做生意的同學陳某幫他炒起了股票。
相互利用拆了東墻補西墻
劉義玲業務精,膽子大,在單位是出了名的。在和于海泉的“緊密”合作中,于海泉吃了多少利息,劉義玲心里很清楚,但精明的她并沒向于海泉要過一分錢。其實,劉義玲的心里也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2006年3月的一天,劉義玲找到于海泉說:“我愛人在銀行當個小主任,他有拉存款的任務,任務完不成,連工資都保不住。你給幫幫忙吧。”
于海泉算是“老財務”,深知幫這個“忙”的嚴重后果,但又不敢得罪劉義玲,于是說:“這個忙,我肯定幫,不過,到時間你可要負責把款給我收回來。你要給我出假對賬單,把單位應付過去。”劉義玲同意了。
由此,失去理智的于海泉擅自分兩次從有色集團的賬戶挪用500萬元,轉存到劉義玲丈夫工作的銀行,劉義玲則按時為于海泉提供假對賬單做賬。
拉存款任務完成后,按理說,挪用的500萬元該“完璧歸趙”了。然而,劉義玲卻有著自己的計劃———2006年4月和5月,她私自將這筆公款用于炒股,不料卻賠了錢。為了補上漏洞,劉義玲打起了由她管理的有色集團黨校賬戶中的71.2萬元公款以及有色集團公司職工培訓再就業工會委員會賬戶中的80萬元公款的主意。
同年8月31日,劉義玲東拼西湊才把500萬元借用公款還清。到了2006年年底,劉義玲又挪用銀聯資金137.65萬元,分別將自己挪用的有色集團黨校和工會賬戶上的公款還清。
“其實,從2005年2月開始,劉義玲就利用管理有色集團幾個固定賬戶的便利,私自挪用公款償還個人債務。”辦案人員告訴記者,“劉義玲利用保管的有色集團空白轉賬支票,并借助給有色集團辦理業務機會偷蓋了有色集團財務部賬戶印鑒。僅她個人挪用公款就達900多萬元!
據了解,劉義玲挪用公款獲利后,揮霍了15萬元用來買吃買穿,用100余萬元買彩票。在劉義玲家床底散落著無數張已兌過獎的彩票。
據辦案人員介紹,2005年8月份,在與劉義玲勾結挪用公款之前,于海泉就開始醞釀如何挪用公款吃差額利息,因害怕“獨木難支”,他將自己物色好的人選———有色集團的會計朱桂珍“套”了進來。為了“封住”朱桂珍的嘴,于海泉許諾獲得利息與她“平分”。
“起初我沒敢同意,但于海泉說責任由他一人承擔,權衡再三,覺得只是暫時借用公款吃利息差,風險不大,也很難被發現。所以我也就對此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朱桂珍供述說。
2005年8月,于海泉以有色集團的名義,私自在某銀行開設了一個新賬戶,在3個月時間內先后8次將應當進入有色集團賬戶的6753萬元公款,打到此賬戶中,然后再從此賬戶轉出辦理成通知存款業務。不久,于海泉得到了夢寐以求的8萬多元的存款利息。
“大約在2006年年初,于海泉給了我2.7萬元,說是掙來的利息。過了幾個月,又給了我3420元。于海泉究竟挪用了集團多少公款,我就不清楚了!敝旃鹫浣淮f。
2009年3月11日,法院分別做出一審判決,3人因挪用公款罪分別被判處5年至13年不等有期徒刑。接到一審判決后,3名被告人均不服,向新疆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前不久,新疆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辦案人語
“職務犯罪大多是違反程序而造成,此案也不例外。按照財務管理制度,出納與會計本應是相互制約的。但是,本案中出納和會計分工不明確,出現漏洞,出納在一定程度上實際還承擔著會計的職責,嚴重超出職務范圍,他可以私自以企業名義在銀行開戶,同時還能拿到銀行出具的一真一假對賬單應付企業查賬,造成企業財務監管制度形同虛設,因為是私人短時間偷偷借用企業資金生利息,最終還將挪用的公款還給了企業,使得審計部門也很難在賬目上發現問題。”烏魯木齊市沙依克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文勝向記者表示。
因此,企業與銀行除了加強監管外,還應注意一些大筆資金的真正流向問題。
來源: 法制日報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