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C”輸了姓名 姓名權行使引關注
26日,在江西省鷹潭市中級人民法院一樓審判庭,前所未有地聚集著中國10余家媒體的數十名記者,他們正關注著一場姓名權官司的二審判決。 這場姓名權官司從去年起就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幫別人打了無數起官司的律師趙志榮沒有想到,23年前自己別出心裁地給兒子取的帶英文字母“C”的名字,卻讓自己與兒子陷入了一場持續了兩年的姓名權官司。26日他再次作為兒子趙C的委托代理人走上法庭。 自出生起,趙志榮的兒子就一直使用“趙C”一名20多年。2006年8月份,正在貴州讀大學的趙C到鷹潭市公安局月湖區分局江邊派出所換發第二代身份證時,民警告訴他,公安部有通知,名字里面不能有“C”字,要改名。爾后,鷹潭市公安局月湖區分局戶籍科也告之,“趙C”錄入不了公安部戶籍網序。 2007年7月6日,趙C向鷹潭市公安局提出申請,要求繼續使用“趙C”一名。但是,結果還是“不可以、需改名”。 趙志榮說,之所以給兒子取名“趙C”,是希望兒子把英語學好。同時,“C”是英文單詞“中國”的首字母,而且以“C”開頭的單詞最多,有人丁興旺的意思。 趙C很喜歡自己的名字,認為簡單、好記、不重名,同學們還給他取了一個親昵的綽號“西西”。而且用了20多年,自己所有的檔案關系都是“趙C”,要改名牽涉太多。同時,趙C也認為,既然公安機關在其出生時把“趙C”的戶口和第一代身份證都給辦了,現在又強迫他改名,顯然是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決定權。 為了捍衛自己的姓名權,2008年1月趙C將鷹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告上法庭。2008年6月6日,鷹潭市月湖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趙C勝訴。 鷹潭市公安局月湖區分局于2008年6月提出上訴。 法院二審時,雙方激烈的法庭辯論持續了3個多小時。雙方爭論的焦點是,“C”是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可以使用的符合國家標準的數字符號。 最后,在法院的反復協調下,當事雙方在庭外都表示愿意妥協,雙方最后達成和解。法院于26日19時12分對“趙C姓名權”官司當庭作出二審裁定,裁定撤銷鷹潭市月湖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趙C將用規范漢字更改名字,鷹潭市月湖區公安分局將免費為趙C辦理更名手續。 江西省資深律師劉錫秋認為,這次姓名權官司對完善中國公民權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劉錫秋認為,“趙C”得以使用外文字母為名20多年,是因為趙C父母的錯誤申請或公安部門的錯誤登記等原因造成的不應有的后果。但通過這起官司,也說明中國要從立法方面進行補救,出臺“中國公民姓名登記條例”,或修改《戶口登記條例》,將其與《居民身份證法》關于姓名登記的規定相協調,從源頭上堵住使用各種外文字母作為人名并繼而申請居民身份證的行為。 二審裁定后,鷹潭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凌云也分析認為,趙C姓名權官司案,引起了眾多中國公民對自己姓名權的高度重視,將進一步加快完善法律、健全制度的進程。尤其是在保護中國公民姓名權的背景下,將促使法律界思考如何完善各種法律法規,規范語言文字的使用。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馬雪松認為,名字不帶英文字母更好,而網名、筆名可以體現個性化的取名,可以滿足人們的美好愿望。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