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八條的規定,我國物權法對動產抵押權的設立采取了登記對抗主義的立法模式,動產抵押權經登記后,不存在善意第三人問題;但動產抵押權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那么,第三人的范圍如何界定、善意第三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本文擬結合我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對這些問題加以探討。
善意第三人的具體范圍
第三人范圍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抵押權人在抵押權未登記時能否實現其抵押權,對交易安全與交易秩序影響甚大。因此,界定第三人的范圍,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國臺灣地區的《動產擔保交易法》對動產抵押權的設定也采取了登記對抗主義立法模式,但也只是規定了第三人在主觀上須為善意,而在客觀上究竟包括哪些類型善意第三人則并未明確規定。但臺灣地區學者較為統一的觀點是:未公示的動產抵押權不得對抗抵押物上的其他物權人。存在分歧的主要是抵押人的債權人是否屬于第三人的范圍。其中,有主張所有無擔保債權人均屬于第三人的,也有主張申請強制執行或參與分配的債權人屬于第三人的,還有完全將無擔保債權人排除在第三人之外的。
筆者認為對我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八條的解釋應采廣義說。此處的對抗可以理解為動產抵押權人對他人的權利予以否認或排除,因此,除了動產抵押人及其繼承人外,只要第三人的權利存在、行使會與動產抵押權人權利發生沖突的都屬于立法上的第三人,即這里的第三人是指其權利的行使與動產抵押權發生對抗關系的所有善意第三人。具體而言,第三人包括:
1.動產抵押物的受讓人
當受讓人主觀為善意時不受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的約束,這里又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動產所有權未轉移占有時,不得對抗的含義是抵押權人不得主張買賣合同有效,且不得限制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二是當受讓者已經取得動產所有權時,不得對抗的含義應解釋為動產抵押權人不得行使動產抵押權追及效力,換言之,即使在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了抵押動產,動產抵押物的取得者也無需依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的規定承擔代為清償的義務。
2.后設立的動產抵押權人
這里又可區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后設立的動產抵押權已經完成登記。我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抵押權已經登記的優先于未登記的受償”,因此,對于已經完成登記的動產抵押權人而言,無論其主觀善意與否,其抵押權的效力均優先于未登記的動產抵押權。所以已經完成登記的動產抵押權人可以通過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九條來使自己的權利得到優先受償,無需通過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八條來保護自己的權利。二是后設立的動產抵押權也未登記。我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因此,先設立的動產抵押權未登記時,無論后設立的動產抵押權人主觀為善意或惡意,先設立的動產抵押權均不得對抗后設立的動產抵押權。可見,根據我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相關規定,無論后設立的動產抵押權主觀如何,其動產抵押權均可獲得對抗在先動產抵押權的效力,具體的對抗效力依后設立的動產抵押權是否辦理登記而有所不同。
3.后設立的動產質權人
換言之,對于設立在后且已經完成轉移占有的動產質權人而言,如果其主觀為善意則其質權享有優先于動產抵押權受償權利,如果其主觀為惡意則動產抵押權人可以對抗動產質權人而享有優先于動產質權人受償的權利。
4.和抵押人發生交易關系的債權人
和抵押人發生交易關系的債權人又可分為以抵押動產為特定標的物的特定債權人和非以抵押動產為標的的普通債權人。對于非以抵押動產為標的和抵押人發生交易關系的普通債權人而言,其只是“潛在的第三人”,只有當善意的普通債權人申請強制執行時或在債權人破產情況下參與分配時,未登記動產抵押權不得主張優先受償的權利。而對于以抵押物作為標的的特定債權人,如抵押物的租借人,則動產抵押權人不得以對抗租借人,即動產抵押權的實現不得影響當事人之間的租賃關系。
之所以持廣義說,是出于保護交易安全需要。對于和抵押人發生交易關系的普通債權人而言,雖然其不以取得抵押動產所有權為目的,似乎和動產抵押權人之間不存在競爭關系。但是,首先,從一般擔保的角度考慮,該抵押物和債務人的其他財產均屬債權之擔保,這些財產的價值以及權屬狀況,是債權人判斷債務人清償能力進而做出意思表示的重要依據。如果抵押關系不予公示,則可能使債權人信賴該物之上沒有權利負擔的假象。所以,以未公示之抵押權對抗和抵押人有交易關系的普通債權人,實難謂之公平,同時也會使眾多的第三人畏懼交易,妨礙正常的交易秩序。其次,擔保物權的功能主要是,于債務未獲清償尤其是債務人破產時,保障擔保物權人能夠就擔保物的交換價值優先于其他債權人受償。如果對未公示的抵押權也賦予這樣的優先效力,使其能夠對抗其他債權人,則公示與否對于抵押權的功能都不會產生太大影響,這樣勢必催生出更多的無公示抵押權,從而削弱抵押公示制度的價值。最后,也是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承認無公示抵押權對普通債權的優先效力,還將刺激債務人利用法律的漏洞與他人串通,虛設抵押,以本不存在的抵押權對抗其他債權人,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為了防范此種道德風險的發生,法律也應將普通債權人列為未登記動產抵押權不得對抗的第三人。
善意第三人的主觀判斷
我國擔保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動產抵押權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在物權法頒布之前,對第三人是否以善意為限,學界存在三種學說:不區分善意和惡意說、善意第三人說、不包括違反誠信原則的惡意第三人說。
我國物權法借鑒臺灣地區《動產擔保交易法》的規定,將第三人的范圍限制為善意第三人。筆者認為這里的善意應理解為主觀上不知情且無重大過失,即不知或非因重大過失不知交易的動產上設定動產抵押權者屬于善意第三人。而惡意第三人除了包括背信惡意者之外,還包括知情的第三人以及因重大過失不知情的第三人。之所以將知情的第三人和因重大過失不知情的第三人排除在不得對抗的第三人之外,是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這樣做并不影響交易安全。排除動產抵押權對抗第三人效力的理由無非是為了保護交易安全。因此,知情的第三人在明知他人物權的存在的前提下,仍然與動產抵押人從事交易,法律應推定他已經預見了相關風險并自愿承擔。此外,對于第三人不知情的惡意應以“無重大過失”而非“無過失”為構成要件。因為以“無過失”為構成要件過于嚴厲,會導致第三人過分謹慎,影響交易的快捷。第三人因擔心被認定為有過失,可能會支付過高的調查成本,這也會增加交易的成本。而在重大過失的場合,往往相關信息足以引起對處分人的合理懷疑,而第三人卻仍置之不顧。第三人過于懈怠而貿然行事,其自應承擔不利后果。此時,適當的調查是恰當的。如德國實務上認為,某項物品為保留所有權標的物時,受讓人應為必要的查詢。如果,受讓人不為必要的查詢,貿然交易的,即使不知道保留所有權的事實,也可認定為重大過失。另外,無重大過失要件的設置,也可以從證明第三人的明知之困難中擺脫,提供一個便捷的通道,使得在雖可推斷出第三人明知但卻難以證明時,可以通過無重大過失要件,達到同樣的效果,這有利于保護動產抵押權人的合法利益。
其次,將惡意第三人和因重大過失不知情的第三人排除在外,有利于動產抵押制度的推廣和應用。因為在設立動產抵押權時,當事人往往會出于擔心登記會暴露企業的商業秘密,增加交易的成本等而采用不登記的辦法設立動產抵押權,如果這樣設立的動產抵押權連惡意第三人和因重大過失不知情的第三人都不能對抗,必將極大地挫傷當事人設立動產抵押權的積極性。雖然惡意第三人和因重大過失不知情的第三人并沒有違反自由競爭原理,但實際上在這種情形下不保護惡意第三人和因重大過失不知情的第三人也不會影響交易安全問題。因此,這是一個立法政策的選擇問題。為了促進動產抵押制發揮其效用,實現物盡其用的價值目標,法律應賦予動產抵押權對抗惡意第三人和因重大過失不知情的第三人效力。
最后,將惡意第三人和因重大過失不知情排除在第三人范圍之外,符合立法宗旨。如果未登記動產抵押權連惡意第三人和因重大過失不知情的第三人也不能對抗,如此會使得動產抵押權的安全性幾乎沒有任何保障,且容易導致知情的第三人惡意利用這種不能對抗的效力損害動產抵押權人的利益,與動產抵押權采取登記對抗主義的立法初衷相悖,最終必將導致登記雖非法定的生效要件,但抵押權人不得不追求強行登記的效果,這樣登記對抗主義失去其應有之意,從而淪為實質的登記生效主義。
善意的認定,為一事實的認定,涉及舉證責任的分配。由于第三人不知動產抵押權的存在為一消極事實,要求其證明不知,邏輯上難以成立,而且動產占有具有推定力,第三人可將占有人視為真正權利人。所以在無證據證明第三人明知真實物權信息的情況下,應推定第三人為善意。可見,動產抵押權人要想獲得對抗第三人的效力,需要舉證證明第三人知道其動產抵押權存在的事實。動產抵押權人對第三人惡意的證明,達到何種程度可以否定第三人的善意,需要個案判斷。同理,應推定第三人無重大過失,動產抵押權人主張第三人重大過失,應當舉證證明。至于重大過失有無的判斷,需要結合個案中第三人擁有的信息進行判斷。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