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是電腦迷
1955年10月28日,比爾蓋茨生于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父親是律師,是他早期打官司的重要幫手。母親是教師,后來在蓋茨與IBM歷史性的合作中起過關鍵作用。
蓋茨自小酷愛數學和計算機,在中學時就成為有名的“電腦迷”。保羅艾倫(PaulAlan)是他最好的校友,兩人經常在湖濱中學的電腦上玩三連棋的游戲。那時候的電腦就是一臺PDP8型的小型機,學生們可以在一些相連的終端上,通過紙帶打字機玩游戲,也能編一些小軟件,諸如排座位之類的,小比爾蓋茨玩起來得心應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計,就使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
1972年的一個夏天,年齡比他大3歲的保羅拿來一本《電子學》的雜志,翻到第143頁上,指著一篇只有十個自然段的文章,對比爾說,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爾的公司推出一種叫8008的微處理器芯片。兩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擺弄出一臺機器,可以分析城市內交通監視器上的信息,于是又決定成立了一家命名為“交通數據公司”(TrofOData)的公司,不過,兩位少年的游戲很快結束了。1973年比爾上了哈佛大學,保羅則在波士頓一家叫“甜井”的電腦公司找到一份編程的工作。
兩位伙伴經常會面,探討電腦的事情。1974年春天,當《電子學》雜志宣布英特爾推出比8008芯片快10倍的8080芯片時,比爾和保羅已認定那些像PDP8型的小型機的末日快到了。他們在新芯片背后已看到了對每個人來說堪稱是完美電腦的輝煌前景:個人化、適應性強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超出個人購買力。一句話,英特爾的8080芯片將改變整個工業結構。
法律與恩人
如蘋果砸出牛頓的智慧一樣,個人電腦突入蓋茨的腦海也有一個外在的啟蒙者。
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眾電子學》雜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計算機的圖片一下子點燃了保羅艾倫及好友比爾蓋茨的電腦夢。
這臺世界上最早的微型計算機,標志著計算機新時代的開端。這個基于8008微處理器的小機器,卻是一位虎背熊腰的大漢的杰作,他叫埃德羅伯茨,當時他經營的MITS公司陷入困境,情急之下發明了這臺微機。還在哈佛上學的蓋茨看到了商機,他打電話表示要給Altair研制Basic語言,羅伯茨將信將疑。結果,蓋茨和艾倫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地干了8周,為8008配上Basic語言,此前從未有人為微機編過Basic程序,蓋茨和艾倫開辟了PC軟件業的新路,奠定了軟件標準化生產的基礎。
1975年2月,大功告成,艾倫親赴MITS演示,十分成功。這年春天,艾倫進入MITS,擔任軟件部經理。念完二年級課程,蓋茨也飛往MITS,加入艾倫從事的工作。那時他們已有創業的念頭,但要等到Basic被廣大用戶接受,此前他們是不會離開羅伯茨的,他們有待羽翼漸豐。
微軟誕生于1975年,但當時微軟與MITS之間的關系十分模糊,確切地說微軟“寄生”于MITS之上。1975年7月下旬,他們與羅伯茨簽署了協議。期限10年,允許MITS在全世界范圍內使用和轉讓Basic及源代碼,包括第三方。根據協議,蓋茨他們最多可獲利18萬美元。羅伯茨在全國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宣傳,生意蒸蒸日上。借助Altair的風行,Basic語言也推廣開來,同時微軟又贏得了GE和NCE這兩個大客戶。蓋茨和他的公司聲名大振,腰桿子一下子硬了許多。
蓋茨和艾倫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公司上,但他們仍在MITS兼職。1976年底,MITS內部出現波動。1977年羅伯茨將MITS賣給Perterc公司。Perterc要把軟件作為交易的一部分,這個爭端最后訴諸仲裁。在蓋茨父親及其律師朋友的幫助下,蓋茨僥幸獲勝。若干年后,羅伯茨仍忿忿不平,覺得自己被人出賣了。因為MITS已經付足了20萬美元,應該取得這批軟件的所有權。“真是倒霉,這個裁決完全是錯誤的”。蓋茨也承認這個裁決對羅伯茨是不公平的。
蓋茨結束軟件業的開放傳統
艾倫離開MITS后不久的1977年元旦,蓋茨正式退學。解決了與MITS的關系后,兩人開足馬力,準備大干一場。
早期的微機用戶都是一群穿牛仔褲、聽搖滾樂、不滿現實、懷著將“計算機還給人民”的信念,圖謀改變世界的年輕人。他們依靠俱樂部和展銷會,彼此交流,互購產品。他們拒絕赤裸裸的商業,他們不像蓋茨那樣野心勃勃,追逐財富和成就,而是出于某種信仰,一種癡迷的愛好。當時最著名的家釀俱樂部,就主張開放制度,向所有的人免費傳播軟件編碼和內部運行情況。正是這種開放的理想,促成了早期的PC業,因為他們是早期最主要的消費者、發明者、革新者和制造者。
蓋茨一方面贊同這種理想,因為可以幫助他的軟件形成廣泛的標準;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愿讓自己的軟件成為免費午餐,他要開啟一個錢眼。
微軟魚躍龍門
蓋茨的精明,可以確保微軟成為一家成功的公司,但是要成為未來軟件業,乃至整個計算機業的霸主,微軟卻不得不依賴“神助”。
最早干起計算機軟件編程的不是蓋茨,而是他的朋友和競爭對手加里基爾代爾。
這位海軍研究院里的教授,在PC研制上起過重大作用。作為最偉大的程序設計員和設計家之一,他搞程序主要是出于縝密思維的雅興,而不是為了賺錢。他為英特爾8008芯片寫出了PL/I這樣大型的、復雜的計算機語言,他也是解釋型Basic程序的發明者,他所開發的CP/M*作系統更是差點斷了蓋茨飛黃騰達的美夢。
如果70年代初王安能覺悟到PC的力量,就不會有微軟。而如果沒有基爾代爾這個堪稱“PC之父”的先驅,也不會有今天的微軟。
與MITS合作期間,蓋茨和艾倫用Basic開發出一個簡單的DOS,但很不好使,而且居然和別的微機不兼容。
MITS的競爭對手IMSAI公司則找到基爾代爾,以25000美元買下CP/M的許多使用權,馬上把蓋茨的“杰作”給蓋了。CP/M成了70年代未、80年代初最具影響的PC*作系統,可在當時流行的上百種PC上運行。
基爾代爾最大的遺憾就是錯過了與IBM合作的天賜良機,而將這一機會拱手讓給了蓋茨。1980年,IBM準備進軍PC市場,想購買CP/M*作系統。蓋茨表現出十足的騎士風度,愿為IBM安排與基爾代爾的會晤。因為此時,蓋茨手中除了Basic還一無所有。
微軟騰飛之路
1981年8月12日,IBMPC問世。負責這個項目的唐埃斯特利奇成了PC業的“教父”,他也是IBM中唯一讓蓋茨誠服的人。這位“教父”在1984年就給IBM帶來40億美元的收入,光這一塊就可成為美國第74大公司,也是僅次于除去這一部門的IBM和DEC的第三大電腦公司。埃斯特利奇對PC的眼光可以與蓋茨媲美。只是IBM官僚病復發,換上了洛伊來代替他的位子。洛伊對PC幾乎一竅不通,這位自以為很高明的人為微軟留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空子。
1985年6月,微軟和IBM達成協議,聯合開發OS/2*作系統。
根據協議,IBM在自己的電腦上可隨意安裝,幾乎分文不取。而允許微軟向其他電腦廠商收取OS/2的使用費。當時IBM在PC市場擁有絕對優勢。兼容機份額極低,洛伊幾乎不加思索地同意了。而到了1989年,兼容機市場已達到80%的份額。微軟在*作系統的許可費上,短短幾年就贏利20億美元。
當然,雙方在OS/2上的合作未能持續下去。微軟從1981年就開始開發后來稱之為“Windows”的*作系統。
帝國告成
當然,微軟的光芒也吸引了美國反壟斷法的注意力。1990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開始調查微軟的市場行為,主要是針對其*作系統與應用軟件一起捆綁銷售的方式,這種搭售方法正是反壟斷法“專政”的對象之一。不過作為信息時代的美國傳奇,微軟習慣了法律對它網開一面的照顧。
1993年,司法部接管調查工作,才使微軟有點緊張起來。1994年,司法部對微軟的市場行為作出限制性裁決。尤其是當微軟準備購并財務軟件市場的領頭羊——Intuit公司時,司法部挺身而出,指控這起兼并為非法,微軟不得不放棄了這個燙手的山芋。
如今微軟已成為了業內的“帝國”,除了主宰PC作系統和辦公軟件外(這是微軟的命脈),還插足個人財務軟件、教育及游戲軟件、網絡作系統、商用電子郵件、數據庫及工具軟件、內部網服務器軟件、手持設備軟件、網絡瀏覽器、網絡電視、上網服務以及近20個不同的萬維網站。拉爾夫納德說:“與約翰洛克菲勒不同,蓋茨清楚地認識到,他的壟斷行為沒有界限。”除了反壟斷法,他已天下無敵。
美國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下一個比爾蓋茨將會誕生在哪里?”超過60%的人認定下一個引人注目的成功將來自亞洲,而其中最大概率是在中國。
4月底,比爾蓋茨進行了他淡出微軟日常管理前最后一次訪華。訪問北京朝陽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參加博鰲亞洲論壇……這個數字時代財富和成功的象征者又在中國刮起了一陣旋風。他的成功到底來源于什么?是不是真的會在中國重現?
讓我們從他過往的故事和中國之行的講述中一探究竟。
在“福布斯2007全球富豪榜”上,52歲的比爾蓋茨以560億美元的身價連續第十三度占據全球首富。
這個大學輟學創業者,20歲創建微軟,31歲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億萬富翁;37歲成為美國首富;39歲身價一舉超越華爾街股市大亨沃倫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在30多年的時間里,身處技術更迭頻繁、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的IT行業,雖然競爭對手不斷涌現,各種質疑之聲也從未間斷,但依舊沒人能替代他獨特的位置。曾經有人問蓋茨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工作勤奮,我對自己要求很苛刻。”
的確,蓋茨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極其乏味的富豪,他每天在微軟公司工作10多個小時,極少緋聞,除了讀書、打高爾夫球和橋牌之外幾乎沒什么業余愛好。就連投身公益事業,都要做得比別人更職業。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