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通常的觀念中,開具了發票就等于付清了款項,到底兩者之間能不能劃上等號?日前,房山法院作出的一紙判決否認了這一觀點。
原告陳林(化名)經營著一家商店,主要經銷瓷器。2004年7月6日,陳林與被告立新公司(化名)簽訂了一份協議,由陳林向立新公司出售瓷磚,對價格也作了約定。合同簽訂后,陳林就向立新公司的工地運送瓷磚。立新公司的工作人員分別在2004年7月5日至8月12日間的12張出庫單上簽字予以認可,12張出庫單記載貨物總金額為人民幣166947.84元。立新公司于2004年7月6日、7月12日、7月22日、8月13日,分4次通過北京市農村信用社以轉帳支票的方式向陳林支付貨款150270.04元。陳林也于這期間分5次向被告出具了總金額為人民幣166865.53元的瓷磚款發票5張。其中,有3張發票是先開票后付款,1張發票是在付款同一天開具的。另1張金額為16595.49元的發票,被告立新公司稱已用現金支付了貨款,但不能說明何時、何地支付給了何人。
原告陳林訴稱,我先后向立新公司提供了價值166947.84元的瓷器。立新公司收到我出具的收款發票后,支付了貨款150270.04元,至今還有16677.8元的余款未付。故起訴要求立新公司給付余款16677.8元。被告立新公司反駁說,公司已現金給付陳林16595.49元,且有陳林出具的發票佐證,現在只欠陳林82.31元。
法院審理查明后認為,雙方簽訂的產品購銷合同是各自真實的意思表示,且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應為有效。本案雙方當事人的爭議點在于,原告于2004年8月12日向被告出具的一張金額為16595.49元的發票是否等于貨款已支付。發票可以作為付款的憑證,但發票并不具有已付款的絕對效力。如有其他證據足以懷疑發票的證明付款的效力,則發票的證明力將不被認可。本案中,被告雖提供了一張金額為16595.49元的發票,欲證明其已給付發票記載的金額,但綜合分析如下證據和因素,原告關于被告未給付發票金額的主張,更具有可信性:第一,雙方當事人存在著“原告先開發票,被告后付貨款”的行為,在原告所開出的4張發票中,有3張發票是先開票后付款,1張是在付款同一天開具的。第二,在雙方當事人無爭議的付款中,被告均是用支票向原告支付貨款。且根據國務院《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凡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開立帳戶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支付給個人的款項中,支付現金每人一次不得超過一千元,超過限額部分,根據提款人的要求在指定的銀行轉為儲蓄存款或以支票、銀行本票支付。確需全額支付現金的,應經開戶銀行審查后予以支付。這說明,被告一直是按照財務制度來支付原告貨款的。第三,即便如被告所說,這張支票是用現金支付的,被告也應該證明該筆現金是在何時何地交付給了何人,但其不能證明這一點,且不能給予合理解釋。綜上,對被告關于已用現金支付了16595.49元貨款的主張不予采納。法院最終判決支持了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尚欠貨款16677.8元的訴訟請求。
在日常經濟往來中,因雙方交貨點與營業地分離等原因,付款日期與開票日期分離的情形比比皆是。法官提醒大家,業務往來中,一定要注意完善手續,如果不能同時付款開票,不妨讓對方先開具欠條,寫明情況,避免出現本案中雙方當事人的類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