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報報道 隨著元宵節鞭炮聲落,2012農歷新年也已經正式過完。但劉國強在河南洛陽的服裝加工廠卻依然還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我也沒去廠里,最近詢價的外國客戶確實很多,但是敲住的單子很少。”劉國強對本報記者表示,工人還沒回來,手里也沒有近期的訂單。
劉國強的遭遇并不是特例。“報價單一大本了,訂單卻廖廖無幾。”廣東佛山市南海品益有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葉青(化名)也對記者表示。
上述情況折射出近期中國外貿的窘境。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PMI(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進出口貿易低迷。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已連續四個月位于50%以下,1月降幅分別為1.7和2.2個百分點,指數均回落到46.9%。
本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了今年1月我國進出口情況,如此前預料,1月我國出現近年少見的進出口雙雙下滑的局面。
詢盤多下單少
經歷歐債危機席卷和慘淡的“圣誕劫”之后,龍年伊始,出口企業依然處在寒風中。“廣東經銷商對歐美市場的信心下降,經營熱情也下降,很多已經表示了打退堂鼓的意愿,反映利潤不好,效益不穩定,”葉青說,“國外采購商的支付信用也明顯下降,出口信用保險項下的報損大幅上升。”
而根據深圳一達通企業服務公司的統計,春節前發貨密度非常高,其中1月13日當天的外貿發貨額達1億美元。但節后的28日只有12單,29日只有27單,相當于上半月正常訂單量的1/10。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這種情況說明訂單非常不理想。
據媒體報道稱,去年底,廣東省佛山南海檢驗檢疫局也曾向家具、服裝、玩具、家用電器、照明設備等15類749家中小出口企業發出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接到今年第一季度訂單的企業有375家,占調查企業總數的52%,而接到半年訂單的只有57家,占8%,但37%的被調查企業尚未接到任何訂單。“服裝出口競爭太激烈,各家報價都很低。而且現在都有網絡,外商基本都是問問這家,再問問那家的,但就是不下單。”劉國強說。
“我們是做亞克力制品出口的,比如亞克力臺歷架、相框等,由于產品都是定做的,尺寸、厚度、數量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所以近一個月下來報價也報了不少,但訂單不多。”葉青說。
用工也是一大難題。節后在全國范圍內又現爆發式缺工,廣東,浙江、江蘇等傳統外貿大省都面臨缺工局面。
因為常年和農民工打交道,劉國強很清楚“民工荒”個中緣由。他說,技術工人一直都缺,主要原因是雙方在薪酬方面談不攏,盡管熟練工人工資一直在提高,但由于工人數量少,所以工人還想再提身價。
而讓東莞華堅鞋業程玉清頭疼的還是普通工人:“現在普工主要是90后群體,誰愿意每天8小時在流水線上干活兒呢?對這部分工人的管理很難。”
1月進出口出現雙降
“劉國強們”的感受折射了中國外貿近期的窘境,1月中國進出口遭遇罕見的雙降局面。
海關總署2月10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27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億美元,同比下降0.5%;進口1226.6億美元,同比下降15.3%。當月實現貿易順差272.8億美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宋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進出口增速均出現下滑雖有季節性因素,但也反映出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在增加。“歐美市場復蘇乏力,而且發達國家在出口產品的結構、創新能力以及核心競爭力方面仍領先于中國。”宋鴻說。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2月以后,中國的進出口要回到以往的高水平增長也會很困難。“整個上半年,出口能保持個位數的增長就很不錯了。”他說。
宋泓建議外貿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首先不要進行過度擴張,要保持資金鏈的寬松,謹慎經營;其次,要抓住機會,比如,倒閉企業的市場空間,以及并購的機會;再次,要繼續將目光鎖定新興國家市場。”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