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優等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
簡介:
讓孩子成為優等生是無數家長和教師的共
同心聲。哈佛優等生的成功.除了他們有一套行之
有效的學習方法之外,還取決于他們在點滴之間
培養起來的智慧和能力。本書汲取百年哈佛培養
優等生的經典智慧,從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人
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哈佛優等生的學習方法
和培養細節進行了細致的闡釋和歸納。旨在為廣
大青少年和家長朋友們提供一個可以借鑒和學習
的讀本。
目錄:
第一部分 哈佛優等生的學習方法
第一章 真正的學習是快樂的
精彩導讀
林語堂小傳
人物故事
享受讀書
哈佛觀點
用心品味,讀書的樂趣無窮
熱情是快樂學習不竭的動力
第二章 會閱讀,讓你自由汲取智慧之泉
精彩導讀
染實秋小傳
人物故事
廣泛閱讀的受益者
哈佛觀點
全面廣泛的閱讀,是走向成功的砝碼
與好書為友,將會受益終身
最淺的墨水勝過最好的記憶
第三章 能駕駛時間者,將備受青睞
精彩導讀
竺可楨小傳
人物故事
關于駕駛時間的哈佛驕子
哈佛觀點
善用零散時間,讓生命延長
優秀的秘訣在于利用好每一分鐘
把握最佳時間點,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第四章 做高效的學習者,占盡先機
第五章 全面學習、綜合發展,任何時候你都將是勝者
第六章 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才是最有效的
第七章 天才源自勤奮
第八章 遠大目標是指引學習成功的燈塔
第九章 堅持是優秀的不二法門
第十章 創造性地學習,走出非凡路
第十一章 不做學習的奴隸才最自如
第十二章 常向杰出者學習,才能提升優秀的速率
第十三章 把興趣進行到底是優秀者的必修課
第二部分 哈佛優等生的培養細節
第一章 蹲下來,與孩子平等地交流
第二章 培養郭的進取精神,榮膺未來的獎賞
第三章 尊重孩子的意愿,任地展翅翱翔
第四章 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引導孩子學會做人做事
第五章 嚴格也是一種慈愛
第六章 鼓勵孩子接觸社會,它是最精彩的課堂
第七章 揚起孩子自信的風帆
第八章 獨立的孩子早成材
第九章 科學引導,讓孩子的天才種子萌芽
第十章 及時矯正不良習性,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第十一章 鼓勵孩子勇敢去贏取生命的桂冠
第十二章 多讓孩子經歷鍛煉是杰出的必由之路
第十三章 給孩子一個好環境勝于成貫家財
第十四章 教孩子樂觀向上,才能迎接人生的風雨
第十五章 給孩子一份理智的愛
第十六章 賞識是激發孩子內在地動力的火花
第十七章 孩子需要自由成長的空間
第十八章 因材施教,方能事半功倍
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與真理為友。
———哈佛大學校訓
哈佛大學的標志是三本書,兩本朝上開著,一本朝下蓋著,這是為什么呢?哈佛是想告訴它的師生:書本傳播了知識,傳播了真理,但書本也傳播了謬誤。因此,哈佛的師生都要不唯書,不唯上!哈佛精神追求的就是教授和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是外在強加的被動式積累學習過程,批判性閱讀則是自我教育的過程。從批判中吸收,是主動的吸收、過濾后的吸收,吸收的是精髓,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質疑、批判,從而對知識進行重構,成為知識的主人、學習的主體。
批判性閱讀必須以獨立思考為基礎。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創新意識,就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因此,批判性閱讀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第一塊基石。
想象力訓練法有:
1、豐富感性形象。要在社會實踐中開闊視野,盡量擴大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形象的儲備。社會調查、參觀、游覽、欣賞影視歌舞、讀書,都可以擴大形象儲備。
2、借用“朦朧”想象。不少科學家善于在睡意朦朧的狀態下思考問題。運用朦朧法,能發現事物之間的一些原來意想不到的相似點,從而出發想象和靈感。
3、融合想象與判斷。合理的想象只有同準確的判斷力一道才能發揮出作用。豐富的想象力,既需思想活躍,又需判斷準確。
4、練習比喻、類比和聯想。比喻、類比是想象力的花朵。經常打比方,可使想象力活躍。讀小說時,可以有意識地在關鍵時刻停下來,自己設想一下故事的多種發展趨向,然后比較小說的寫法,從中受到啟迪。看電視連續劇可逐集練習。
5、多做隨意性想象。要先放開思想想象,然后再把不合適的地方修改或刪除,思想拘謹很難產生出色的想象。
哈佛提倡自由。要是你走進哈佛的課堂,發現有的學生不好端端地坐在椅子上,而情愿躺在地毯上,頭枕書包,一邊聽課,一邊喝飲料。你千萬別驚訝,因為其他的學生甚至教授本人,都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妥。這種自由和個性正是哈佛傳統所提倡和維護的。一個讓所有學生按一個標準的動作坐著上課的學校,肯定也會讓所有的學生按一種標準的方式進行“思考”。
有一道填空題來測試你的想象力:1()+2()=1()
A、大學生甲的回答:
一個鏡架+兩個鏡片=一副眼鏡
一個腦袋+兩只手=一生的幸福
一個眼睛+兩個鼻子=一個怪物
B、高中生乙的回答:
一個孩子+兩個父母=一個家庭
一個帥哥+兩個美女=一部愛情片
一個男人+兩個女人=一個悲劇
C、小學生丙的回答:
一個零+一個零=一個零
一根油條+兩個雞蛋=一百分
一只餓狐貍+兩只雞=一個飽狐貍
一個“木”+兩個“木”=一個“森”
你的答案呢?比一比,看看你的想象力是否比他們豐富呢?
克服學習中困難的策略有:
1、合理安排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中,如果糾纏于個別難題,浪費大量時間,本來能夠解決的其他問題沒有時間解決,在精力運用上是很不合理的。最好的辦法是先解決可以解決的問題,把“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放一放,將可以解決的問題解決以后再去解決。實際上,這也是考試的策略。
2、請教老師或與同學交流。成功的學生往往都是不恥下問的學生。要善于交流,不要認為向別人說出自己不會的問題會讓人看不起。相反,在與同學的討論中,會產生新的思考以后,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當然,交流的前提是獨立思考以后,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盡量通過獨立思考解決。
3、學會調整心態。絕不能讓失敗感長期占據自己的心靈。情緒不好時可以出去走一走,放松一下,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分散一下精力,等情緒好了再學習。要克服虛榮心,不要對自己期望太高,否則會遇到一點問題就不能接受。
4、善于總結。經過一段時間(一個星期或一個月)的學習后,要把學習的內容、方法和主要問題總結一下,知道自己哪些掌握好,哪些不好,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有針對性的改進。
5、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是成長的一部分,但不是成長的唯一內容。要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使自己的身心全面發展。
6、要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如果一個人能夠把別人的長處都學到手,這個人就不會遇到對手。
輸了固然感覺不好,但這總比從來沒有嘗試過成功強。
————哈佛校友 羅斯福
優異的學習來自堅持不懈,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青少年要堅持改正學習中的壞習慣:
1、上課時經常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如玩鋼筆、抓耳撓腮等。
2、不停從老師的指令,不能遵守課堂紀律。一件小小的事就反映強烈、情緒激動,并且好長時間平靜不下來。
3、上課時常想與同學說話,不能專心做作業。
4、寫作業速度慢,別人1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你卻要拖幾個小時。
5、行為較為急噪、沖動。
6、整天貪玩,不管作業是否做好。
7、不喜歡閱讀,尤其是篇幅較長的書。經常愛看漫畫書,并樂此不疲。
8、集體活動中不能像別人一樣遵守規則,不能等待,表現為急不可耐。
9、作業質量不穩定,有時很好,有時則很差,甚至驢唇不對馬嘴。
10、愛做數學題,而不愛解決與聽、說、讀、寫、記有關的作業。
對于孩子的目標,父母應該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鼓勵孩子樹立目標。在孩子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父母要鼓勵孩子樹立自己的目標。如果孩子經常談論他的夢想或者目標,聰明的父母不要嘲笑孩子的夢想,而是應該鼓勵孩子說出來,同時引導孩子向著自己的目標去做。實際上,目標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孩子的目標是什么,只要父母善于引導都是好目標。
2、引導孩子確立有難度、感興趣的目標。父母要引導孩子樹立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應該是孩子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尤其要引導孩子確立他自己感興趣的目標。比如,許多男孩喜歡玩電腦,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通過電腦來學習英語或者其他電腦程序等。
3、教孩子學會把大目標分割成一系列小目標。孩子的目標往往會不切實際,過于遙遠或者不太容易實現。這時,父母要教孩子把目標分割成小目標,鼓勵孩子分階段去實現小目標,直到實現大目標。例如,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可以教孩子從不及格再向更高分邁進,千萬不要一下子就把高分定為目標。
4、鼓勵孩子邁出第一步。凡事開頭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往往是說得多,做得少。這時,父母要鼓勵孩子邁出勇敢的第一步。不管這第一步是多么艱難,只有邁出第一步,行動才能真正開始。堅定地邁出第一步,就有可能不斷地邁出更多的步子。
5、給孩子找一個學習的榜樣。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崇拜榜樣的心理,幫孩子選擇一個優秀的榜樣,讓孩子運用榜樣來激勵自己。
6、教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期望。當孩子參加一些富有挑戰性的活動時,或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父母要教孩子在心里暗暗地提醒自己:沉住氣,別緊張,勝利一定是屬于自己的。這樣增強了自信心,情緒就會冷靜,就能遏制沖動,避免不良情緒造成不良后果。
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
——哈佛校友、文學家、思想家 愛默生
哈佛大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關于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25年后再來看被調查的人,調查結果如下:
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都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地努力。現在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當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10%有清晰但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被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
60%有較模糊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么特別的成績。
27%無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都過得很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生活,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世界。
人們總喜愛找借口為自己的懶惰和懈怠辯護。其實,這種辯護不過是自欺欺人,毫無意義。人生追求,找借口就等于失敗,因為,成功是沒有尋找借口的權利的。——哈佛大學教授斯皮爾伯格.基爾
在許多人眼中,比爾.蓋茨身上有不少特點,技術天才、全球首富、預測者等。但是,在一些微軟內部人士看來,蓋茨的最大特點卻是“勤奮”。哈佛商學院的案例這樣描述蓋茨:“蓋茨好象就住在辦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約9點鐘來到辦公室后,就一直呆到半夜,休息時間似乎就是為晚飯要了個比薩餅外賣。”據說,蓋茨的時間被計算到秒,日程安排的非常緊。有一次,蓋茨在6小時內被安排了十幾個簽字儀式,中間只有3分鐘的上廁所時間,后來蓋茨申請要求“10分鐘的休息時間。”
業精于勤荒于嬉。一個人知識的多寡、成就的大小,關鍵在于勤奮的程度。為什么在同一個校園里,同樣的老師,同一個學習時間,同學們的學習效果不同呢?除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勤奮。天才出于勤奮。對青少年來說,勤奮也需要方法。
1、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學會思考、積極思考的過程。我們要了解思維形式,掌握思維技巧,提升思維能力。聽課時,緊跟老師的思路思考;討論時,發揮優勢去思考;自學時,挑戰性的去思考。
2、我們要珍惜課堂時間,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一個勤奮的學習者,必定是一個專心聽講、主動學習的學生。那些課堂上不認真,卻在晚上熬夜學習的學生絕不是勤奮的好學生。
3、我們要學會管理時間,勞逸結合,不浪費時間并不代表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習上,而是要掌握管理時間的技巧,合理安排時間,作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4、勤奮是一種習慣,學習上的勤奮者必定是生活中的勤奮者。學會勤奮,要從生活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根據美國教育專家和哈佛優等生自己的意見,名列前茅的秘訣主要有以下十項:
1、以學為先。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正事理應先于娛樂。
2、隨處學習。每天練跑途中記憶詞語;在衛生間貼一張詞匯表,每天刷牙時熟記一個生詞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保證學習時間,堅持不懈。
3、講究條理。把常用的與學習有關的東西都放在伸手可即的位置,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一個紙箱或抽屜裝好,避免用時東翻西找。
4、學會閱讀。學會快速閱讀,提高閱讀量。
5、合理安排。
6、善做筆記。
7、書寫整潔。
8、及時提問。
9、學習互助。經常討論,交流心得。
10、自我測查。經常在一段時間之后,自己進行測查,起到檢查、總結的作用。
在哈佛大學中擔任校長10年、現任哈佛名譽校長的陸登庭先生表示:“哈佛大學給予學生的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說,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局限在學習上,也同樣適用于生活中。哈佛大學有來自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的學生在一起共同學習,他們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政治觀點,因此我們必須教會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他們在出現分歧時加強溝通、相互了解,達到和睦共處。
“在哈佛大學,昨天老師給了學生一本書,今天就會問他有什么想法,而不是采取那種簡單的考試方法。”他強調,學生在哈佛會有很大的自由度,自由選課,從事不同的研究,使他們充滿學習的熱情。學校提供給他們的應該是研究的課題和方向,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包括網上的和教職工共同采集的),指導學生作出自己的決定并確定目標持續學習。
哈佛強調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并重,它主張一個在未來社會具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學生必須具有寬廣的知識面。于是它打破了傳統的學科界限,建立了開放的課程體系。
哈佛不強調分數,不提倡死讀書、讀死書,提倡無壓力狀態的學習方法。哈佛的學生學得自由開放。本科生在規定的3年內取得相應學分,即可畢業。每周的課程由自己安排相應的時間學完,若上午或下午打工,則可晚上學;下午有事,可上午學。教師準時趕到規定的地方講課,學生可以是三五十人,也可能是三五人,同修一個專業,但并不同一時間上課。學生的課程安排有自己充分的自由度,而且所學專業要求涉及的知識面很廣。
要成為知識面寬廣的雜家,我們不妨嘗試以下做法:
1、擴大閱讀量。假如喜歡生動、活潑的內容,我們可以多看童話、寓言、卡通等書;喜歡情節曲折、豐富的故事,可以多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等;熱愛文質兼美、富有情趣的內容,我們就可以看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讀物。為了激發自主探索的興趣,我們還可以與同學組織一些活動,如古詩背誦比賽、詞語大連串、課外知識大賽等。
2、借助多媒體。比如,看新聞聯播,收集國內外近期重要新聞,與同學舉辦“新聞發布會”等。觀看意境優美的《電視散文》、深含哲理的《正大綜藝》、形象生動的《開心辭典》,在網絡上瀏覽知識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知行結合。在節假日,我們可以通過外出旅游、逛博物館等豐富自己的見聞。
哈佛有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學習的時候只有把各種干擾因素置之度外,一門心思的學習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那學習的時候如何培養自己專注的習慣呢呢?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作好課前預習。
預習是聽課前的準備,當我們預習的時候,就會發現哪些地方自己搞不懂,就會在聽課前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有一個思想準備,使得聽課時有所側重。當教師講自己不懂的東西時,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
2、作好課堂筆記。
課堂上記筆記是聽課時集中注意力的最有效的辦法。記筆記時不僅耳朵要聽,手要記,眼要看,腦袋還要想,這就使得我們的各種器官都處于一個比較緊張的狀態之中,不容易分心,可以有效的集中注意力。當然,記筆記不是簡單的把老師的話全記下來,而是要學會在教材上圈圈畫畫,學會做批注說明,學會抓住教師講課的重點記錄,這不僅有利于今后的復習,也有利于集中精力聽課。
3、敢于質疑老師。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就是迷惘;殆,就是疑惑。也就是說,只是學習而不加思考就會迷惘無知;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我們學習時要帶有一種質疑的心態,而不是把自己當作一個接收器來聽課,這樣,既能集中精力,又能學好知識。師生的互動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教師是學習的主導這一現代化的學習方式,從而也就真正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應該對什么事物都懂一點,但對個別事物懂得很多。”——哈佛大學第二十二任校長洛厄爾
專注成就的電腦巨人——王安(1920——1990),生于上海,16歲考入上海交大。45年作為中國高級工程技術人員被派往美國深造,進入哈佛大學學習。51年他出售自己發明的記憶磁芯的專利權,用所得的50萬美金在波士頓創辦了王安實驗室。55年成立了王安計算機公司。64年推出桌面電腦,67年王安公司股票上市。76年推出新型的電子文字處理機。84年是王安走向頂峰的一年,年利潤約2.1億美元。90年王安死于癌癥。91年IBM和王安公司宣布聯合。
王安在哈佛學習非常專注、勤奮,是系里聞名的高才生。在哈佛求學期間,王安先后師從兩位知名的教授,均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從碩士到博士僅用了16個月,可謂哈佛眾多學子的楷模。他時刻關注計算機的發展,當時存儲器采用的都是效率極低的水銀延遲線裝置。他在圖書館讀到介紹德國人研制軟磁性材料的報道,這也許能成為存儲器的發展開辟新的道路。以后3周時間,王安把自己關在實驗室,潛心研究,終于用鐵氧體制成了一種直徑不到1毫米的小磁芯。王安發明的磁芯引起了電腦存儲器的一場革命,統治了存儲器領域二十余年。
學習過程中,我們常常感到整天在忙,卻不知道自己到底作了什么。事實上,這背后有三種忙碌:
1、不會管理自己時間的忙碌。這些人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甚至忙得發瘋。
2、已經學會應對與取舍的忙碌。這種忙碌往往能最為有效的利用時間。
3、瞎忙碌。因為我們現在幾乎是將忙與成功、閑與失敗聯系在一起了,因此有的人認為只要忙碌學習、工作就會成功,于是他們就成天忙個不挺,可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在當今的社會中,競爭越來越激烈,可以說,誰首先學會抓住學習、工作的關鍵,誰就能贏得成功。
哈佛校友、作家海倫.凱勒“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該有多好!這就可能顯出生命的價值。”中國近代氣象學、地理學的奠基人——竺可楨,就是善于駕馭時間的哈佛驕子。他二十幾歲考入哈佛學習氣象學。語言問題,他起初聽課十分困難,好多內容聽不明白。為了克服這一障礙,在緊張學習之余,他開始瘋狂地學習外語。由于沒有太多的時間用于專門學習外語,他便想出了一個利用零散的時間學習外語的好方法。經過他的努力,不到一學期,他便可以和同學流利的進行交流了。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時間就是生命。學習是要用時間來完成的,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只有利用好自己身邊的零散時間,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實現學習上的飛躍。哈佛心理教授,美國發展心理學家杰羅姆.凱根說過:“時間是在分秒之中積成的,善于利用每一分鐘的人,才會作出更大的成績!”
介紹幾種利用零散時間的方法:
1、在吃飯時,像電影循環場似的播放英語磁帶,既強化了聽力,又節省了時間。
2、把要背誦的內容記在活頁本上,以便隨時拆裝和攜帶。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利用走路、排隊、等車的時間看看。
3、把英語單詞、數學公式抄在紙條上,貼在家中的衛生間的墻上、桌子上,在洗漱時順便看看。
4、在1小時學習時間中,抽出10分鐘休息。這樣比連續學1小時效率高。
5、準備錯題本:記錄所有考試、作業中的錯題,便于在考試前的總復習用。
6、準備問題本:隨時記錄各科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便于及時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哈佛有這樣一個青年,他只用了5年時間就成為了一位淵博的學者。他的讀書信條是只讀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反復研讀他們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學領域,當他用1年的時間研讀了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普魯斯特、喬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之后,他自豪的說:“這個世界的文學最高峰我總算攀登過了!”讀書時我們既要有所讀,也要有所不讀。就像叔本華說的那樣:“思想被別人用襟帶牽著走。”叔本華還特別強調:“就我們的閱讀而言,有所不讀的藝術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我們需要思考的時間,不可一味的讀,剝奪了獨立思考;第二,書的確有好壞與有價值無價值之別,我們必須有所選擇。
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同時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淘書者”,將那些無價值的、過時了的書淘汰掉,只留下一流的精品,細心研讀。這樣,我們也會在讀書中獲得令我們意想不到的回報。
如何選擇優秀的書籍呢?名家經驗你可以借鑒一下。
1 看首尾,摸來勢。開頭提出新問題或能引人入勝,可讀。結尾如確有新意或出其不意,當細讀。
2 倒讀。書刊上往往有些補白的短文,一般不足千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短文可謂短小精悍,不可錯過。
3 讀書時兼用鼻嗅,聞到味兒不正,便可停。如自夸“小有名氣”或反復自稱年輕女作家,可慎讀。
4 遇讀不懂的書,有多種情況。一是自己學識不足,該書的確高明。二是作者將自己不懂的事,用人人不懂的方式來“炒賣”,借以嚇人,對此類書慎讀,須防上當。
5 長篇小說未見得章章精彩,回回動人,也雜有平淡篇,甚至有敗筆。讀到理不明、氣不順之處,可暫停,插上書簽,跳過閱讀。全書讀完再回頭翻閱“暫停”之處,判定是敗筆還是高招。
6 重視新人之作。新人在當今環境下脫穎而出,必具其實力,不可忽視。
哈佛觀點“最淺的墨水勝過最好的記憶”。哈佛博士、著名經濟學家薩謬爾在談到他的學習方法時說:“在讀書的過程中做筆記,已經成為我的習慣。”
在學習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物往往都有在讀書時勤做筆記的好習慣。梁思成、趙元任等哈佛優等生都如此。眾所周知,費馬大定理證明的艱難歷程,充分證明了做筆記的重要性。費馬是法國數學家,在他讀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的《算術》時,研究了不定方程。他在這本《算術》的空白處用拉丁文寫到“任何一個數的立方,不能分解成兩個數的立方之和。任何一個數的四次方,不能分解成兩個數的四次方之和。一般說來,不可能將一個高于二次方的冪分成兩個同次的冪之和。我已經發現了這個斷語的美妙證法,可惜這里空白太小,寫不下。”費馬去世后,在1670年他的兒子把這頁筆記發表,人們才知道這個問題,把這一論斷叫做費馬大定理。
哈佛心理學家曾經作過這樣的實驗:他們讓智力基本相同的甲和乙兩人一起聽課。甲作筆記,乙不做。老師講完課對他們做考察。結果甲回答得非常不錯,乙則漏洞百出。可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作筆記時,手、腦、眼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對所做的筆記印象較深,所謂“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這個道理。
真正的學習應該是快樂的學習,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在讀書時勤做筆記就是好的讀書方法。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讀書方法,那么我們就不會再視讀書為令人頭痛的苦差使了,我們的知識也會在不斷的閱讀中豐富起來。
第二章“會閱讀,讓你自由汲取智慧之泉”。哈佛大學的教育理念:最佳的教育是開放式、創造性的教育,它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專業領域內培養原創性的思想與能力,而且還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善于深思熟慮,有理想目標和洞察力,成為具有自由人格的、完美的、成功的人。哈佛本科生在校4年中,除在一個主要領域中學習外,也進行跨學科專業的學習。該校不少教授強調人文學習的重要性,主張理解、吸收不同的價值觀念。大學生必修8至10門的“核心課程”。核心課程的主要領域有:外國文化、歷史研究、文學與藝術、道德思考、科學與社會分析,并需修習英文寫作、數理統計及外國語文。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梁實秋就是哈佛代表人物,他也是廣泛閱讀的受益者。梁實秋的父親是位商人,家中有一個小小的圖書室。梁實秋7歲開始讀書,學習異常刻苦,各門學科都很出色,但他還是越來越感到僅教科書不能滿足他的需要。后來他聽說市里的圖書館有很多書。嗜書如命的他欣喜若狂地跑到圖書館,成了那兒的常客。
梁實秋讀書,有個獨特的習慣,就是凡讀過的東西,都要在一張活頁紙上認真的做讀書筆記。然后,按照語言學、美學、算術學、幾何學、心理學、史學、哲學等科目加以分類。這樣,不論需要哪一種內容,都可以很快的找到。如此長年累月地廣泛讀書,細水長流的做讀書筆記,有條不紊的分類整理讀書筆記,梁實秋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后來他進入哈佛大學讀書,哈佛豐富的圖書資料更讓他欣喜若狂。他在哈佛大學潛心研究文學,并且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為他以后成為著名的文學家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今天,我拿出書來學習了《哈佛優等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一書,其中第一篇講了“真正的學習是快樂的”。文中還以林語堂為例為我們講了讀書的目的在于”是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他提倡讀書要“知味”:讀書須先知味。這味字,是讀書的關鍵。所謂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異。所以就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讀出味來。”林語堂認為,同一本書,同一個讀者,一時可讀出一時之味道來。他還舉例說,讀名人的文章,未見面時,是一種味道,見了面交談之后,再讀他的文章,自有另一層的深切領會;如果與其人絕交以后,再讀讀他的文章,亦另有番味道。所以他說:“一切的好的書都可以在讀第二遍的時候獲得益處與溫故知新的喜悅。”
是啊!讀書樂趣無窮!有的人讀地理名勝,可以遨游天下;有的人讀歷史典故,可以和古人心接神交。有的人愛好文學,春花秋月,情境義理,妙味無窮;有的人喜歡理工,一個細胞,一粒分子,他也可以從中找出另外的一番天地。讀書,書中所表達的思想、智慧、感情、經驗,可能是別人必生的體驗,而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不勞而獲”豈不是無限的快樂嗎?如果不肯讀書,無異于放棄了世界上最可貴的財富。